专业设置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业设置 > 正文

    数控技术专业介绍

    发布时间:2021-11-15 13:55:28 来源:  浏览次数:

    一、 专业概况

    数控技术专业创办于2002年。 2008年,成为教育部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建立数控技术实训中心。2020年获批教育部“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数控车铣中级”证书试点和考核站点,于2021年建成功能完善的“1+X”数控车铣职业技能等级考核中心。数控技术专业为学院中德合作示范专业,是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重点扶持专业,为德国克朗期公司订单培养数控专业人才。 为德国工商行会机械加工技术工(AHK)定点考试单位。

    图1 数控“1+X”考核站点

    在多年的专业建设中,始终坚持面向湖北制造业发展,贯彻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确立以质量和特色求发展的立足之本,培养社会满意的数控技术高端技能型人才,创建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品牌,毕业生赢得广泛赞誉。

    二、 培养目标

    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本区域制造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现代制造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制订、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数控机床结构工作原理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智能制造技术、多轴高端制造、精密制造、技术管理领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三、 毕业生就业岗位

    毕业生可在智能制造企业、模具制造业、先进设备制造及应用行业等相关企业从事数控及其他自动化设备的装配、调试、维护、检修,数控设备的编程与操作,专用数控设备的研发及升级改造,数控及其他自动化设备的应用、管理和营销等工作。可在上述行业内研发部、生产部、质量管理部、工程部等从事技术员、现场工程师、售前售后服务工程师、设备及生产管理工程师等岗位的工作。通过德国工商行会机械加工技术工(AHK)考试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与本专业合作的德资或合资企业就业。近5年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作为自动化与先进制造设备研发制造基地、对从事数控及其他自动化设备的装配、调试、维护、检修,数控设备的编程与操作,专用数控设备的研发及升级改造,数控及其他自动化设备的应用、管理和营销等人才的需求量巨大,长期供不应求,为人才紧缺专业。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非常乐观,广受行业和企业的欢迎。毕业生面向湖北,覆射全国。

    四、 师资队伍

    数控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致力于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团队中不仅有治学严谨、学术造诣很深的老教授,还有不少富于创新精神、站在学科前沿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出类拔萃、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团队中有3名教师在德国进行为期1年的职业教育培训,理念先进,知识丰富。

    五、 专业课程

    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课程)。

    (一)公共基础课程

    本专业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包括:军训与入学教育、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体育、英语、高等数学(专业计算)、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公益劳动、毕业教育。

    (二)专业课程

    图2 数控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

    根据职业能力要求,将专业课分为三个主要模块:专业基础能力培养、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专业综合能力模块,各模块能力收相关课程支承。拓展能力培养可穿插三个模块中。注重学生的职业规划的指导并强调学生的职业素质的提升,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升迁与发展打下基础。

    数控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素质拓展课程、独立项目课程(实习)

    专业基础课程仍然是以学科系统化为主的课程。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由于教学的深入和教学内容的复杂性,仍需将一些与工作过程相关的各方面知识进行学科系统化的教学。主要包括专业计算、机械制图、电工技术、AutoCAD、机械制造工程基础、生产管理与安全防护、质量管理与技术测量、专业英语等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是建立在职业行动基础上、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典型代表,是跨学科的、经过系统化教学处理的职业行动领域,因而其名称与典型工作任务名称一致。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就可完成一个典型的综合性任务。同时,学习领域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解构原来学科化的专业课程和部分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再基于工作过程来重构学习情境。学习领域课程的任务不仅是培养完成工作任务的专业能力,更要通过教学设计实现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通过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就可获得职业岗位的就业能力。

    素质教育课程是显性的职业素质培养课程,它部分的承担了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专业拓展类课程如企业文化、生产现场管理、市场营销等。独立项目课程要求学生在企业工作岗位上,结合岗位工作,培养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

    图3 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框架

    六、 教学成果

    1、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推行“1+X”制度,围绕证书考核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毕业生当年就业率95%以上,其中对口就业率8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满意率90%以上,上岗起薪点明显高于一般专业。

    学生在湖北省数控技能大赛中获得大奖,在湖北省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建设具有示范作用,教学资源更为丰富

    引入德国课程开发体系,基于工作过程,建设数控专业主干课程,精选企业实际加工项目为课程内容,使学生进行企业实境化的培训。建设了《数控加工与编程》、《典型零件数控铣加工中心编程与加工》、《液压与气动及实训》三门精品课程的立体化资源库。《典型零件数控铣加工中心编程与加工》获省级精品课程。

    图4 德国专家指导AHK考试

    七、专业特色

    1、课堂衔接车间,构建校企一体、工学结合学习氛围,构建多样化学习环境,生产实境化实训基地以企业6S标准进行管理,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构建数控加工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理念。创立了学生按项目在虚拟车间进行集中训练的模式。

    2、学习效果考核评价,以过程考核为主,构建产品化的考核学习评价模式。所有专业核心课程均依据课证融通的要求,围绕“1+X”数控车铣中级证书的考核要求,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和协作学习教学改革,充分考查学生在课程全过程学习中的表现和成果,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3、中德合作,将德国职业学校、企业培训模式有机融合,实现课程标准化建设、学生能力的标准化培养。按德国工商行会机械工的要求,进行课程整合,意在培养学会具备实际生产中的操作技能。

    八、校企合作

    数控技术专业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借助行业(企业)优势,拓展教学空间一直是数控专业建设努力的目标。近年来,我们积极主动与德国克朗斯KRONES太仓机械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铸锻设备公司、中船重工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蒂森克虏伯电梯(武汉)分公司、舍弗勒(中国)有限公司、东风鼎新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共同发展职业教育。例如:基于提高双师素质的教师下企业实习,基于工学交替的学生到企业实习,聘请企业专家到学校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讲座等等。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使本专业的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较强的劳动观念,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提高了劳动技术素质,增强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增强了在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协作共事的理念。通过校企共建,不仅使学生在实习中受益,而且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为专业教师深入企业相关岗位进行实践锻炼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机会。十三家校外实习基地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能够满足学生下厂实习、岗位实习及毕业实习的需要。

    1 近三年来校外实训基地利用情况

    主要校企合作单位

    校企合作时间

    企业名称

    三年来提供学生实习岗位数

    三年来接受学生就业数

    2011年

    德国克朗斯KRONES太仓机械有限公司

    52

    33

    2012年

    中船重工铸锻设备公司

    40

    22

    2012年

    中船重工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43

    21

    2013年

    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

    75

    53

    2014年

    武汉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83

    54

    2014年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

    85

    62

    2015年

    蒂森克虏伯电梯(武汉)分公司

    46

    32

    2016年

    舍弗勒(中国)有限公司

    52

    28

    2016年

    东风鼎新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32

    17